NY∕T 560-2018 小鹅瘟诊断技术(农业)

ID

1FE9DCAC8DCF483F9DC0A24F970A959B

文件大小(MB)

0.91

页数:

1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1-12-23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11.220,B 41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小鹅瘟诊断技术,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gosling plague,NY/T 560一2018,代替NY/T 560- 2002,2018 - 05-07 发布2018 - 09 - 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,NY/T 560-2018,剧吕,本标准按照GB/ T 1. 1-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NY/ T 560- 2002 (( 小鹅瘟诊断技术》。与NY/ T 560-2002 相比,除编辑性修改外主,要技术变化如下:,-一"范围"部分增述了免疫荧光(IFA) 试验和多聚酶链式反应( PCR) 检测方法的适用性;,-一"病毒分离"部分将"鹅胚接种"与"番鸭胚接种"合并为"鹅胚或番鸭胚接种"(见3 . 1. 4. 3ω) ;,一-,3.2. 2) ;,-一增加了小鹅瘟病毒抗原和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(见3.2 . 3;4 . 3);,一一增加了小鹅瘟病毒PCR 检测方法(见3 . 2 . 4) ,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兽医局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T/ TC 18 1)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扬州大学、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秦爱建、钱E昆、叶建强、蒋菲、邵红霞、刘洋,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,一一-NY/ T 560-2002 ,I,NY/T 560-2018,引,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CGoose parvovirus) 病,或称德兹西氏病CDerzsy' s disease) ,是雏鹅的一种,急性败血性传染病。世界所有养鹅的国家均有此病的发生。本病主要侵害1 月龄以内雏鹅和雏番鸭,多呈最急性和急性感染而迅速致死。1 月龄以上的小鹅发病减少,呈慢性过程。本病一旦发生、流行,常引起大批雏鹅死亡,造成重大经济损失,本病病原为小鹅瘟病毒,最早由我国方定一先生发现鉴定。根据其病毒分类地位,又称鹅细小病,毒。应用中和试验、琼脂扩散试验等方法证明各国分离的毒株具有相同的抗原关系,即目前仅有一种血,清型。小鹅瘟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存在抗原相关性,而与哺乳动物和其他禽类的细小病毒没有抗原相,关性。本病病毒分离常用鹅胚或番鸭胚。鹅胚或番鸭胚原代细胞感染病毒后,用特异的鹅细小病毒多,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,能确定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存在。PCR 、双抗体夹心ELISA 和,冰冻切片等方法能快速检测病鹅组织样本中的小鹅瘟病毒,E,小鹅瘟诊断技术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小鹅瘟诊断技术的要求,本标准所规定的病毒分离方法适用于4,和试验、夹心酶联免疫吸附(夹心,定、鹅群小鹅瘟检疫、流行病学,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,2. 1 流行病学,主要致1 月龄,感染,并发病死亡,排泄物含有,2. 4 结果判定,符合上述2 . 1 、,3. 1 病毒分离,3. 1. 1 仪器,组织研磨器、恒温孵化箱、,箱、4 0C 冰箱,3. 1.2 耗材,NY/T 560-2018,酶链式反应(PCR) 、琼脂扩散试验、中,法适用于病毒分离株的鉴,血或有,(二三10000 r/ min) 、一20 0C 冰,12 日龄无小鹅瘟病毒抗体的鹅胚或番鸭胚、眼科剪、慑子、Eppendorf 管(微量离心管) ,3. 1.3 试剂,0.015 mol/L pH 7. 2 磷酸盐缓冲液(PBS) (见附录A 中的A. 2) 、生理盐水〈见A.的、青霉素(1 0 万,IU/ mL)、链霉素(1 0 万IU/ mL),3. 1. 4 方法及程序,3. 1. 4. 1 元菌取患病雏鹅或死亡雏鹅的肝、脾、肾、肠道等内脏器官,病料放置灭菌的平皿中, -20 oC 保,存,作为病毒分离材料备用,1,NY/T 560一20 1 8,3. 1. 4. 2 将组织剪碎、磨细,置于1. 5 mL 的Eppendorf 管中,用含有青霉素和链霉素各2000IU/ mL,的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PBS(pH 7.2) 进行1 : 10 稀释(Wj V) , 3TC 作用30 min 后, 8000 r/ min 离心,10 min。取上清液经O. 22μmo l/ L 滤膜过滤除菌后,作为病毒分离材料,3. 1. 4. 3 鹅胚或番鸭胚接种,将3. 1. 4. 2 病毒分离材料接种5 枚12 日龄无小鹅瘟病毒抗体的鹅胚或番鸭胚,每胚尿囊腔接种,0.2mL ,置于370C~380C孵化箱内孵化,每天照胚2 次,观察9d ,接种后24 h 内死亡的胚胎废弃, 24 h 以后死亡的鹅胚或番鸭胚取出,置于4 0C 冰箱内过夜冷却收缩,血管。翌日元菌收获尿囊液,并观察胚体病变。做无菌检验后封装冻存。无菌的尿囊液于一20 0C 保存,做传代及检验用,接种后9d 内未见死亡的鹅胚或番鸭胚取出后,置于4 0C 冰箱内过夜冷却收缩血管。翌日用元菌操,作方法收获尿囊液,盲传一代,3. 1.4. 4 结果判定,由本病毒致死的鹅胚或番鸭胚具有相同的肉眼可见病变。绒尿膜增厚,全身皮肤充血,翅尖、趾、胸,部毛孔、颈、朦均有较严重的出血点,胚肝边缘出血,心脏和后脑出血,头部皮下及两肋皮下水肿。接种,后7d 以上死亡的鹅胚或番鸭胚胚体发育停滞,胚体小。出现以上胚体病变可初步判定为病毒分离阳,性,但需进一步鉴定是否为小鹅瘟病毒,3. 2 病毒检测及鉴定,3. 2. 1 琼脂扩散试验,3. 2. 1. 1 仪器,灭菌的二重皿、湿盒、打孔器(中心l 孔,周围6 孔,孔径3mm ,孔距4mm) 、3TC 温箱、烧杯、搅拌,棒……

……